C |
56. |
在主要的人性學說中,下列何者並非西方所提出的觀點? (A)性善說 (B)性惡說 (C)性三品說 (D)人性亦善亦惡說 |
|
補 |
性善說:孟子、班固、周敦頤、陸象山、盧梭 性惡說:荀子、韓非、基督教文化 性三品說:董仲舒、韓愈 亦善亦惡說:揚雄、蘇軾、Plato、Aristotle 非善非惡論:告子、王安石、Erasmus、Locke、杜威 |
A |
57. |
哲學領域裡,研析知識的性質、範圍與確實性的問題,稱之為? (A)認識論 (B)道德論 (C)價值論 (D)方法論 |
A |
58. |
存在主義者的教育方式,崇尚下列何者? (A)個性的了解 (B)團體訓練 (C)教材之論述 (D)適應社會 |
D |
59. |
下列何者是阿圖塞(Althusser, L.)所謂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ISA)? (A)警察(B)政府 (C)軍隊 (D)學校 |
|
補 |
國家機器有兩類:一類是展現鎮壓性國家機器的一些機構(如軍隊、警察),另一類是展現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一些機構(如學校、教會)。 |
B |
60. |
日治時期日本人在臺灣注重的是哪一種教育型態? (A)師範教育 (B)小學教育 (C)中學教育(D)職業教育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