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
36. |
J. Dewey在The School and the Society一書中,把可應用於學校的「衝動」(impulses)分成四大類。請問下列對於「衝動」敘述的選項,何者正確? (A)社會的本能,不包括談話、個人交際和溝通 (B)語言本能,是兒童社交表達中最複雜的形式 (C)製造的本能,是破壞性的衝動 (D)藝術本能,是由溝通及建設的本能中發展出來的 |
|
補 |
社會的本能:顯示於對話、人際交往、溝通中 語言的本能:社交中最簡單也最重要的社會資源 製造的本能:making,屬於建設性的衝動,表現於遊戲、活動中 |
D |
37. |
一般而言,對於課程與社會變遷的關係,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為「社會適應取向」(social adaptation),一為「社會重建取向」(social reconstruction)。請問下列有關上述兩種課程與社會變遷之觀點敘述的選項,何者錯誤? (A)社會適應取向:社會上所有的規則、秩序、價值,大致上是合理的,學校課程只要配合社會的變遷和需求,提供社會所需的知識、技能,則教育系統的任務就已達成 (B)社會重建取向:課程主要在發展兒童和青少年的批判意識,以便能察覺社會上的弊病,進一步增進其改革社會弊端的意願 (C)社會適應取向:Bobbitt(1918)主張課程應為兒童準備未來五十年成人期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D)社會重建取向:課程的主要目標,在幫助學生適應現存社會 |
C |
38. |
對於教學是「科學」或「藝術」,歷來迭有討論。艾斯納(E. W. Eisner)認為教學可以被視為藝術的理由有四。請問下列關於「教學是藝術」之敘述的選項,何者錯誤? (A)教學是審美經驗的來源 (B)教學著重質的感受與掌握 (C)教學是尋求預期目的的活動(D)教學係具啟發性及充滿驚異的活動 |
|
補 |
Eisner 認為教學的藝術性至少具有4 種感知(sense): (1)教學可以透過優美的技巧而展現,例如:精心安排的活動、提問問題、講述 (2)教師能掌握教學節奏、語調、氣氛,嗅出即將發生的問題 (3)教學無法完全按照規劃的行事操作,因為教師時常要在課堂上處理一些突發狀況 (4)教學的成就通常是在過程中被創造出來的。 |
A |
39. |
古德賴德(J. Goodlad)等人於1979年的著作中,將課程分為:意識型態課程、正式課程、知覺課程、運作課程、及經驗課程。請問下列對於各類課程敘述之選項,何者正確? (A)意識型態課程:反映擁有特定價值系統或特殊利益者的課程理想或描述他們期望的課程取向 (B)正式課程:指由非政府組織所認可或制訂的課程 (C)知覺課程:是指學生對課程覺察的結果 (D)經驗課程:指教師從運作課程中推演而得或思索得到的內容 |
|
補 |
Goodlad 古拉德or古德拉的課程層級觀 一.意識形態課程 = 理想課程 最抽象 執政當局的想法與建議 二.正式課程 將理想課程或意識形態轉化而成 文件上敘明的課程 ex 課程綱要 課程標準 教科書 三.知覺課程 教師對正式課程的知覺 存在心中的課程 四.運作課程 教師在[課堂]上實際運作的課程 五.經驗課程 學生對運作課程之經驗or體驗 |
C |
40. |
就行為學派學者史肯納(B. F. Skinner)對學習的主張,請問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史肯納(B. F. Skinner)認為課程目標,不需要在教學活動開始以前,就完全確定 (B)史肯納(B. F. Skinner)認為欲求學習效果有效達成,必須將有待學習的資料加以統整 (C)史肯納(B. F. Skinner)反對教師運用懲罰,因為就一般情形而言,行為所以延續乃是受到獎勵的結果 (D)史肯納(B. F. Skinner)認為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應重視學生內在動機的誘發 |
- Apr 25 Wed 2012 19:19
101中教大公費碩士班試題【教育科】36-40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