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 |
亞里斯多德在<尼各馬科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 中主張存在一個目的是所有行為的共同目的,這是行為的最終目的,也就是最高善。最高善即是? (A)幸福 (B)節制 (C)睿智 (D)勇敢 Plato:睿智(理性)、勇敢(意志)、節制(慾望) |
B |
2. |
黑爾(R. M. Hare 1919-2002)宣稱道德判斷有三個重要的真理,分別是道德判斷是一種規約性判斷、規約性判斷間可能存在著邏輯關係、道德判斷和其他規約性判斷不同,因為道德判斷可以: (A)合理化 (B)普遍化 (C)意義化 (D)優質化 “普遍的規約主義” (universal prescriptivism)之稱 |
D |
3. |
有一位教育哲學家主張德行的最高原則是中庸,例如一個人表現出中庸適度的勇氣或膽量,可以稱為「勇敢」。若是表現出不足或微弱的勇氣,就是「怯懦」;表現出過度或暴烈的勇氣,就是「魯莽」。這位教育哲學家是(A)伏爾泰 (B)洛克 (C)蘇格拉底 (D)亞里斯多德 |
C |
4. |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張中哪一項與教育關係最大? 將聖經翻譯成德文,使教徒可以自行領略 (A)反對贖罪券 (B)平民與教士的地位平等 (C)人人應能自己閱讀聖經 (D)反對教會壟斷教義解釋權 |
A |
5. |
何人提出「健康的心靈寓於健康的身體」的觀點? (A)洛克 (B)盧梭 (C)杜威 (D)裴斯塔洛齊 cf:Rousseau-健全的知識寓於健全的身體。 |
A |
6. |
2016總統選舉將至,政黨常用民意調查作為候選人民意支持度的參考,請問運用民意調查的方法,其知識論偏向何種檢證方法? (A)符應論 (B)貫通論 (C)實用論 (D)直觀論 |
C |
7. |
下列哪一個說法最符合包爾斯與金帝斯(S. Bowles & H. Gintis)所寫的教育社會學經典名著《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Schoolingin Capitalist America)一書的觀點? 包爾斯與金帝斯:社會再製 (A)著重於探討文化在再製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布迪厄:文化再製 (B)探討國家本質、國家霸權以及國家干預力量與社會再製的關係 (C)探討學校的主要功能是再製生產過程中的社會關係 (D)強調學校教育能公平依據學生的能力將其分配到不同的社會位置 |
A |
8. |
林老師在班級教學過程中,一直扮演著發號施令的角色,因為他認為教師必須是領導者,學生須是被支配者,教學才能夠順利進行。下列何者主張的班級教學觀點,最能說明這樣的師生關係? (A)華勒 (B)韋伯 (C)涂爾幹 (D)帕森士 華勒的師生衝突論:強調支配和從屬的關係 |
B |
9. |
王天祐從小就活潑好動,在學校經常不小心打到或碰撞到他人,久而久之就成為大家眼中的不乖學生,同學開始和他保持距離。請問,下列哪位學者的理論最適合用來解釋此過程? (A)楊格(M. Young)的知識社會學 (B)貝克(H. S. Becker)的標籤論 (C)高夫曼(E. Goffman)的戲劇論 (D)米德(G. H. Mead)的自我心理學 |
D |
10. |
快樂國小的教職員工普遍表現對學校的積極認同、對工作表現的自我肯定、對行政領導的支持滿意,因此不僅校務評鑑的結果亮眼,也為家長和社區所讚賞。下列何者是校長最可能採用的領導權? (A)法職權(B)獎賞權(C)強制權(D)參照權 |
B |
11. |
台灣過去國民中學以能力分班進行教育選擇與分類,一些成績不好所謂的「放牛班學生」,往往在制服上標新立異,揶揄嘲弄所謂的「好學生」。這群「放牛班學生」所做的社會行為,偏向教育社會學裡的哪種理論觀點? (A)衝突理論 (B)抗拒理論 (C)再製理論 (D)和諧理論 Willis抗拒文化論點 |
D |
12. |
T. Parsons認為學校具有社會化和選擇功能,其中選擇功能的目的是什麼? (A)實現教育機會的均等 (B)培養共同價值和信念 選擇功能:培養社會所需的人才 (C)選擇社會的核心價值 (D)培養社會所需的人才 社會化功能:培養共同價值和信念 |
C |
13. |
史鐵克(R. E. Stake)之回應式評鑑(Responsive Evaluation)主張評鑑之設計與實施應由誰來進行比較理想? (A)受評鑑單位之內部人員 (B)主管機關之行政人員 (C)外來之專業評鑑人員 (D)內部人員、家長及社區人員 |
A |
14. |
下列何者為學校中的幕僚(staff)單位? (A)人事室 (B)教務處 (C)輔導室 (D)校長室 Staff(幕僚單位):秘書室、人事室、會計室、總務室 |
C |
15. |
下列何者不是巴雷特(Barrett)提出的目標統合方式? (A)交易的方式 (B)社會化的方式 (C)交互作用的方式 (D)適應的方式 |
C |
16. |
「校長為學校首席教師兼任行政首長」的概念,強調校長治校的哪一種領導? (A)課程領導 (B)服務領導 (C)教學領導 (D)專業社群領導 |
B |
17. |
下列何者不是「正式組織」的特性條件? (A)有共同的宗旨 (B)成員之間的默契 (C)固定的交互作用的型態 (D)協調合作 |
C |
18. |
當教師發現班上學生常互相爭吵,教師想讓學生學習與同學相處的適當方法,此時教師可以運用什麼教學法? (A)概念教學法 (B)問思教學法 (C)角色扮演法 (D)合作學習法 |
D |
19. |
學校的課程往往依據學科結構來進行組織,下列哪些不是其優點? (A)學科結構是說明當前經驗的有效方法 (B)學科課程的成績容易考查 (C)學科課程易於修訂 (D)好的學科結構等同於好的學習結構 |
D |
20. |
每次上課之後,王老師都會安排各種不同形式的評量,以瞭解學生在這堂課學到的課程,請問王老師這種作法是想要瞭解哪一個層級的課程? (A)正式課程 (B)知覺課程 (C)運作課程 (D)經驗課程 經驗課程:學生對運作課程之經驗or體驗 |
D |
21. |
佳佳國小本學期實施服務學習活動,由教師引導學生自行規劃服務活動,並寫出服務計畫,此項教學活動可達到布魯姆認知歷程向度中的哪一層次? (A)記憶 (B)瞭解 (C)分析 (D)創造 |
A |
22. |
依照兒童的學習速度來決定升級的辦法,此為何者有名的實驗制度? 此題應該AB都可以 (A)文納特卡制(Winnetka Plan)(B)道爾敦制(Dalton Plan) A更進一步允許同一名學生的不同科目, (C)費爾霍普制(Fairhope Plan) (D)華登制(Walden Plan) 有不同的學習速度。 |
B |
23. |
確認文章中隱含的觀點是屬於2001年版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的哪個層次? (A)評鑑(B)分析(C)應用(D)瞭解 |
D |
24. |
大腦皮質哪個部位的成熟與發展比其他區域為慢,它與專注力、執行力、抽象思考、自我抑制、情緒控管等能力的發展有密切關? (A)頂葉(B)顳葉(C)枕葉(D)前額葉 頂葉:運動技能 枕葉:視覺 顳葉:聽覺 |
C |
25. |
騎腳踏車這項技能屬於下列哪種記憶? 陳述性→外顯 程序性→內隱 (A)情節記憶 (B)外顯記憶 (C)內隱記憶 (D)自我調節記憶 |
D |
26. |
下列何者是古典制約的例子? (A)小玉看到班上同學上課傳紙條被老師處罰,不敢在上課傳紙條 (B)小雄將百貨公司位置圖記在腦中,依照腦中地圖找到百貨公司 (C)小銘考前天天做數學練習,月考得高分,因此,他每次月考前都勤奮做數學練習 (D)小花將免疫藥物和糖水一起服用,幾個禮拜後,只喝糖水,她的免疫反應也被抑制了 |
A |
27. |
下列哪些策略有助於學習保留? 簡化脈絡會造成理解困難 甲、屬於思考推理性質的學習材料,較宜採用集中練習 乙、學習材料較難或較難引發興趣時,宜採用分散練習 丙、重要的學習材料,宜於學習開始時開宗明義揭示,並在下課前歸納整理 丁、介紹重要的材料時,宜簡化背景脈絡的說明,以聚焦於重點反覆詳盡解釋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
A |
28. |
有關「成就目標」的說明,下列何者不正確? 精熟→喜歡學習而學習 表現→喜歡肯定 (A)班級布告欄常展示最優秀作品或頂尖學生的榮譽榜,將有助精熟目標的發展 (B)愛現型表現目標有時會有非常正面的影響,尤其是與精熟目標結合的情況 (C)學生可能同時擁有精熟目標及表現目標 (D)兒童在學齡前,似乎主要著重在精熟目標,但從小學到中學,表現目標會變得越來越普遍 |
A |
29. |
下列情況,何者較不能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A)採用相對標準而非絕對標準,去評量學生的表現 (B)讓學生看到條件相似的其他人已辦到了 (C)幫助學生能成功的應付挑戰 (D)提供有助學生進步的回饋 |
A |
30. |
日光國小最近發展出一套校本課程,如果想瞭解這一套教材是否周全,在課程實施時應該採用哪一種觀點較符合其目的? (A)忠實觀 (B)相互調適觀 (C)行動落實觀 (D)歷程觀 |
D |
31. |
下列哪一個是教學評量中解釋型試題的優點? 缺點:編制不易且無法測量受試者解決問題的整體方式 (A)能快速提昇劣讀者的閱讀技巧 (B)能夠測量學生對問題的全觀作法 (C)測驗試題非常適合班級教師自行建置 (D)能測量學生在日常情境中應用的能力 |
B |
32. |
下列哪一個是限制式反應題目? (A)提出三個假設解釋為什麼臺北市成為臺灣重要都市 (B)比較臺北市和高雄市在交通、產業和藝文活動的異同 (C)闡釋鄭成功對於臺灣的影響 (D)選擇一個地方,為它擬定一個地方特色發展計畫 |
A |
33. |
在我國,下列哪一種教育法令必須經過立法院三讀審查,才能通過? 法、條例、通則 (A)教育人員任用條例 (B)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 (C)教育部師資培育審議委員會設置要點 (D)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辦法 |
B |
34. |
根據國教署2014/11/04電子報公告,下列何者不是教育部為落實教育基本法,鼓勵政府及民間辦理教育實驗的精神制定實驗教育三法的目的? (A)鼓勵教育創新與實驗 (B)保障特色學校經營權 (C)保障學生學習權 (D)保障家長教育選擇權 |
C |
35. |
某次國語文常識測驗,學生測驗結果呈現負偏態分配,若帄均分數是75分,下列何者正確? (A)分數較集中比帄均數為低的低分部分 (B)中數小於75 (C)偏態偏右 (D)為低闊峰分配 |
D |
36. |
下列何者是評估民族誌(ethnography)研究的重點? (A)研究者是否客觀中立 (B)研究對象是否具代表性 (C)研究結果是否可以推論 (D)研究現象是否深度描述 |
C |
37. |
教育基本法的核心理念為何? (A)民主化 (B)多元化 (C)學習權 (D)中立化 |
B |
38. |
根據特殊教育法之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學校應以協同教學方式,考量資賦優異學生性向、優勢能力、學習特質及特殊教育需求,並訂定何種計畫? IGP (A)個別化支持計畫 (B)個別輔導計畫 (C)個別化轉銜計畫 (D)個別化教育計畫 |
C |
39. |
下列那一項不是教育基本法產生之影響? C為教師法 (A)教育行政體制重建,地方政府教育權限擴增 (B)教育主體性的確立,人民教育權獲得保障 (C)教師權利和義務獲得保障,教師組織建立 (D)家長影響力大增,開放教育選擇權和參與校務 |
A |
40. |
下列哪一個法案或政策措施強調的是教育內容均等? (A)英國1960年代開始倡導的「綜合中學」 (B)美國1966年在國會發表的《柯爾曼報告書》 (C)英國1944年教育法案確保所有兒童均能受中等教育 (D)美國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前在中小學實施的「隔離但均等」(separate but equal)措施 |
A |
41. |
下列關於德懷術的敘述,何者為非? 標準差越大代表專家意見越分歧 (A)數據資料標準差越大代表專家意見越一致 (B)數據資料平均數越大代表越值得作為參考依據 (C)每一次德懷術的結果都要給專家看 (D)整合並建立群體專家一致的意見或共識 |
B |
42. |
「由實際情境中系統性的蒐集與分析資料,以發展概念或形成理論」,此段文字係在描述下列何種研究? (A)現象學研究(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B)紮根理論研究(grounded theoretical research) (C)敘事研究(narrative study) (D)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
C |
43. |
以下何者是三角檢測的意涵? (A)分析三種議題彼此之間的關聯 (B)收集三種議題的資料並統整 (C)同一議題收集不同人士的資料做比對 (D)將同一議題檢視三次 |
D |
44. |
下列何者不是內部一致性信度的一種? (A)庫李信度 (B)折半信度 (C)Alpha係數 (D)等值係數 |
D |
45. |
為瞭解小考與月考成績的相關性,將星星國小五年級四個班級的學生成績繪製成二維圖形,橫軸為月考成績,縱軸為小考成績,下列哪一個相關係數顯示兩者相關性最高? (A)0.56 (B)0.25 (C)-0.35 (D)-0.81 |
C |
46. |
某校於第一次定期考查後,計算出全校六年級學生的平均數學成績,試問係屬下列何種統計? (A)實驗設計 (B)推論統計 (C)描述統計 (D)人口統計 |
B |
47. |
試問在實驗研究中,採隨機分派的主要目的為提高下列何者? (A)外在效度 (B)內在效度 (C)外在信度 (D)內在信度 隨機分派:內在效度 隨機抽樣:外在效度 |
A |
48. |
試問下列關於2×3多因子實驗設計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此實驗包含2個自變項 (B)此實驗包含3個自變項 (C)此實驗包含5個自變項 (D)此實驗包含6個自變項 |
D |
49. |
儘可能的讓障礙學生與普通兒童一同接受教育,避免在隔離的環境裡接受特殊教育服務,這是何種特殊教育理念? (A)正常化原則 (B)最小風險原則 (C)社會化原則 (D)最少限制環境 |
C |
50. |
在正偏態分配中,試問算術平均數、中數與眾數的值何者最小?(A)算術平均數 (B)中數 (C)眾數 (D)不一定 |
- Jul 24 Fri 2015 15:47
104 桃園 國小教育試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