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91 |
一位老師為了建立舉手發言的規定,而故意不叫在座位上回答的同學,而叫 了一位舉手的同學起來發言。這位老師對未舉手就發言的小朋友用了下列哪 一項技巧? (A) 懲罰 (B) 消弱 (C) 負增強 (D) 行為塑造 |
|
解 |
消弱:讓個體失去正增強物,以降低不良行為頻率 |
B |
92 |
張老師為了鼓勵班上同學的好行為,在黑板上貼了一張小組爬格子海報,小 組有好表現,就上升一格,小組只要爬到最頂端就可以選擇獎品,這老師的 做法合於下面的什麼概念? (A) 行為塑造 (B) 代幣制度 (C) 普立馬克原則 (D) 相對立行為 |
|
解 |
代幣法(標記獎勵法)(token economy)屬於操作制約理論 特色是簡單、難複製、好運用、好計算,可以累積換取其他增強物 |
B |
93 |
小新常常講髒話,老師用行為改變技術來改善此行為。行為改變技術的做法 有:(甲)測定行為的基準線 (乙)確定目標行為與終點行為 (丙)選擇適當增強物 (丁)行為塑造(shaping) (戊)評估效果。 其正確步驟是: (A) 甲-乙-丙-丁-戊 (B) 乙-甲-丙-丁-戊 (C) 乙-甲-丁-丙-戊 (D) 乙-丙-丁-甲-戊 |
|
解 |
行為改變技術:確定終點行為→測定基線→進行細目化→選擇增強物→塑造 |
C |
94 |
一級任老師對學生告狀,總是立即處理,指責被告同學的不是。於是跟同事 說,他們班很喜歡告狀,老師的做法對告狀的行為,可用下面哪一概念來解 釋: (A) 懲罰 (B) 消弱 (C) 正增強 (D) 負增強 |
|
解 |
正增強:刺激對該反應產生強化作用 |
B |
95 |
一老師在教室跟學生說,若這節課班上同學都認真專心聽講,則下課前有五 分鐘自由活動時間,此老師運用的是哪一概念? (A) 行為塑造 (B) 普立馬克原則 (C) 相對立行為 (D) 代幣制度 |
|
解 |
普里馬克原則Premack’s principle:增強階層,以高階促動低階層的反應 |
- Jun 12 Sun 2011 10:10
國立臺東實小100學年度教師甄試 Q91-95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