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課程設計的「歷程模式」(process model)會比較認同下列哪一項論點:
(A)課程規劃應依事先確立的目標來安排學習歷程 (B)課程設計的歷程應合乎科學精神,注重精確與效率
(C)課程實施乃根據社會需求以促成社會改變的歷程 (D)學習結果具有不確定性,課程應教導爭論而不是真理
維持原答案D
24 下列何者強調「教學應指導學生運用各種學習策略,以促進其學習與記憶」?
(A)頓悟學習論 (B)訊息處理論 (C)意義學習論 (D)學習條件論
維持原答案B
28 B 實驗研究法的兩個基本特徵,一為「控制變項」,另一個所指為何?
(A)抽樣 (B)隨機化 (C)實驗操作 (D)經驗法則
維持原答案B
30 教師教學視導主要的理論基礎為除「臨床導向」之外,尚包括下列何者?
(A)行動研究 (B)評鑑本位 (C) 績效考核 (D)輔導策略
維持原答案B
32 就教育測驗而言,下列那一種題型的信度較高?
(A)填充題 (B)選擇題 (C)是非題(D)申論題
維持原答案B
33 美國印地安那大學教授R. Heinich等所提出的「線性模式」(ASSURE)教學設計,其中的第二個「S」係指
(A)陳述學習目標 (B)評鑑與回饋 (C)選擇教學媒體 (D)要求學習者參與
維持原答案C
35 一般提及教學(teaching)時,其中所蘊含三合一(triadic)或三位一體(trinity)的關係,是指哪三者彼此的關係?
(A)教者、學習者、教學內容 (B)引起動機、發展活動、綜合活動 (C)教師、學校、學生 (D)教學目標、教學材料、教學結果
維持原答案A
36 下列對教育基本法條文內容的敘述,何者有誤?
(A)人民為教育權之主體
(B)政府及民間得視需要進行教育實驗
(C)國民教育得視社會發展需要延長其年限
(D)人民享有追求學力鑑定之權利
C 或 D皆可
37 教師或學校知悉相關事件應進行責任通報時,通報專線為?
(A)113 (B)114 (C)115 (D)116
維持原答案A
43 在郭爾堡(L. Kohlberg)道德判斷的六個序階中,「所謂對的,就是在社會中盡自己的責任,護衛社會秩序,並且維持社會或團體的福祉」,這屬於第幾序階(stage)?
(A)第二(B)第三 (C)第四 (D)第五
維持原答案C
48 道德認識論心理學家皮亞傑(J. Piaget)、郭爾堡等人探究人類道德意識或判斷能力的發展,簡單地說,可以分為無律(A)、他律
(B)、自律(C)三期,其發展順序與實質內涵是?
(A)A→B→C (B)Ab→Bc→abC (C)A→Ba→Cba (D)A→Bc→Cd
﹝題中大小寫分別表示其階段意識的顯性(A.B.C)與隱性(a.b.c)﹞
維持原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