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
1. |
依照CCCS的理論,改造愛德華西服(Edwardian suit),如領口加大、褲管加寬等,這是下列何種的展現? (A)從眾心理(B)個人心裡(C)抗拒文化(D)主流文化 1970年代在英國的伯明罕出現了當代文化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CCCS )。根據Cohen的說法, CCCS的出現,代表了「新次文化理論J (new subcultural)的興起。 |
B |
2. |
社會階級再製不是發生在生產流程,而是文化領域,下列何者是形容此種現象的概念? (A)階級再製(B)文化再製(C)教育再製(D)政策再製 |
A |
3. |
個人生涯中社會階層的變動,下列何者是此種現象的概念? (A)代內流動(B)代間流動(C)隔代流動(D)長遠流動 |
D |
4. |
依照T. Parsons的觀點,社會系統具有四種作用,下列何者不在其中? AGIL適應、目標、整合、潛在 (A)體系的統整(B)目標的達成(C)模式的維持(D)衝突的平衡 |
B |
5. |
次數分配曲線之峰頂偏於左方,而眾數小於中數與平均數的情形,下列何者是此種現象的概念? (A)常態(B)正偏態(C)負偏態(D)中偏態 |
C |
6. |
在因果關係的研究中,自變項與依變項之間的變項,且無法看到與測量的因素,這屬於下列何者? (A)調節變項(B)操作變項(C)中介變項(D)社會變項 |
B |
7. |
愈聰明學生在智力測驗得分愈高,相反則有相反的情形,下列何者是其概念? (A)信度(B)效度(C)偏度(D)峰度 |
B |
8. |
教師自行編製的測驗,這是屬於下列何種測驗? (A)標準化(B)非標準化(C)常態化(D)非常態化 |
A |
9. |
觀察者成為被觀察團體中的成員,參與其活動,並進行觀察,這是屬於下列何種觀察? (A)參與(B)非參與(C)標準(D)非標準 |
C |
10. |
教師的人格示範對學生人格的影響,這屬於下列何種課程? (A)正式(B)非正式(C)潛在(D)集合性 |
D |
11. |
依照B.S. Bloom對學習行為的分類,下列何者不在其認知層次? (A)知識(B)理解(C)分析(D)考試 |
B |
12. |
下列何者不是新自由主義的教育改革之重心或策略? (A)市場邏輯(B)社會正義(C)績效責任(D)政府權威 第一,主張非調控化:推崇市場原教旨主義,反對國家干預。 第二,主張私有化:宣揚“私有產權神話”的永恆作用,反對公有制。 第三,主張全球自由化:維護美國主導下的自由經濟,反對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第四,主張福利個人化:強調保障的責任由國家向個人轉移,反對福利國家。 |
A |
13. |
依據J. Coleman的社會資本論,訊息可以在圈內成員之間有效流通,下列何者是確保此機能的成因? (A)規範(B)利益(C)正義(D)私心 規範與有效制裁(norms and effective sanctions)。有力的社會規範將使個人放棄自我利益而依循社會整體利益行動,因此將成為強有力的一種社會資本。 |
C |
14. |
不強調理論的運用與發展,著重於現場問題的解決,這是屬於下列何種研究? (A)觀察(B)比較(C)行動(D)文本 |
C |
15. |
張教授認為目前學校功能的發揮有社會穩定發展,李教授抨擊學校教育存在許多不平等的問題,請問以下選項何者是他們的主張? (A)李教授認為目前的社會階級是依個人智能與社會貢獻之高低而定 (B)張教授認為教育目的反映資產階級而非全民的立場 (C)李教授認為學校功能是再製文化資本 (D)張教授認為學校教育活動非常複雜,充滿矛盾、對抗、衝突等現象 |
B |
16. |
下列何者不是班級社會體系的功能?(A)社會化(B)標籤化(C)選擇(D)保護或照顧 |
C |
17. |
美國1966年柯爾曼報告書(Coleman Report)在教育社會學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原因為何? (A)肯定多元典範的教育研究(B)促進多元文化教育措施的發展 (C)探討教育機會均等的議題(D)建立教師專業的規準 |
D |
18. |
以下有關教師權威的敘述何者正確? (A)傳統的權威(traditional authority)來自領導者神聖化的人格吸引力 (B)魅力的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來自習俗或世代因襲的身分 (C)專業的權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反映我國「天、地、君、親、師」的道統 (D)法理的權威(legal-rational authority)來自當代科層體制的法定職務 |
A |
19. |
林老師在一所八八風災後被政府遷村的部落學校教書,眼見遷村之後村民遠離原本賴以維生的林地而失業,因此帶領學生探討原住民的居住正義議題,並討論補救之道,依照社會批判理論,請問林老師在此教育過程中扮演下列何種角色? (A)追求社會轉型的公共知識份子(B)運用合法化權威教化學生的人師 (C)具有專業知識的技術官僚 (D)政治與意識形態中立的經師 |
B |
20. |
張老師額外利用假日義務輔導成績不佳的學生,廣受校方及家長好評,因而疏於經營家庭關係,家人希望她有充裕的家庭時間經營家庭關係。依據教育社會學的觀點,試問她面臨的是什麼衝突? (A)工作衝突(B)角色衝突(C)家庭衝突(D)人生觀衝突 |
B |
21. |
高登(C. Gordon)和柯爾曼(J. Coleman)曾經對1960年代左右的美國青少年次文化做研究,以下何者是他們的研究發現? (A)女生在學校的學業表現是其獲得社會地位的指標 (B)男生的運動表現是獲得社會地位的重要原因 (C)學生產生反社會化的現象 (D)正式學術性活動對學生的影響超過非正式的友伴情誼 |
D |
22. |
請問在教學時,老師應該以下列哪個目標作為「情意」領域的最高目標? (A)反應(B)價值判斷(C)價值組織(D)品格形成 |
B |
23. |
鄭老師請學生利用電線、電池、燈泡製作出一個簡單的電流通路作為自然科期末考試。請問鄭老師這種評量方式屬於下列何種? (A)檔案評量(B)實作評量(C)紙筆評量(D)概念評量 |
C |
24. |
周老師上數學課時,通常會先講解教科書中的主要單元觀念,再視學生程度自編教材講義,並統整各單元相關練習題目,幫助學生瞭解題型,提升解題能力。依據上述,請問周老師的課程實施觀偏向於下列何者? (A)忠實觀(B)締造觀(C)調適觀(D)統整觀 |
A |
25. |
學校有時會產生對立或衝突,當學校教師會對新校長強調科層體制(bureaucracy)的作風不適應,教師會可能提出以下何種主張? (A)強調同僚體制,尊重部屬的專業自主(B)公事公辦,公私之間有嚴格的劃分 (C)明確的組織分工,階層體制分明 (D)以法規保障任職者權利義務 |
D |
26. |
英國夏山學校的教育特性屬於下列哪一種教育哲學? (A)科技主義(B)精粹主義(C)行為主義(D)經驗主義 |
A |
27. |
在實施新課程時,當教師愈關心下列哪個議題時,就表示課程實施的程度愈高? (A)我在實施新課程時要如何與他人協調合作 (B)此課程對我的教學負擔有多大 (C)學校如何評鑑我在此課程實施上的績效 (D)我如何取得有關此課程的資訊以了解其精神 |
D |
28. |
陳老師要學生為校歌填上新詞作為國語課作業,歌詞除了要句法通順,也要能表達其意境,請問此活動最高能達到「認知」領域評量的哪一層次? (A)理解層次(B)評鑑層次(C)分析層次(D)創造層次 |
C |
29. |
有關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特點的說明以下何者為正確? (A)學科課程將教育視為連續的心智成長歷程 (B)學科課程的學習評量著重創造性的表達 (C)活動課程強調依照兒童心理順序來安排課程 (D)活動課程主張事前備課必須具有嚴密邏輯次序 |
B |
30. |
李老師的國語科教學設計有一個目標是「能利用字典在二十分鐘內查出本課所有生字的字義」,其中「能利用字典」屬於下列哪個行為目標的要素? (A)行為(B)條件(C)標準(D)結果 |
D |
31. |
張老師發現班上學生家長多半是勞工階級,學生常常反抗學校文化。從保羅威利斯(P. Willis)的抗拒理論來解釋學生反學校文化的成因,以下何者能為她提供比較完善的解釋? (A)學生的人格特質偏差 (B)學生的課業壓力過大,乾脆放棄學習 (C)學生受到同儕壓力而產生從眾行為 (D)學生的勞工階級文化與學校主流文化存在衝突 |
B |
32. |
學校培育學生社會化的目的是什麼? C.f.桃園國小Q12選擇功能:培養社會所需的人才 (A)培養學生繼承家業的條件 (B)培養學生具有共同價值和信念 (C)培養社會所需的各行各業人才 (D)促進社會變遷 |
A |
33. |
在報章媒體上經常可見暴力或色情新聞,這些不良楷模可以經由教師的轉化,成為一種機會教育的素材,乃是哪一種學習理論的說法? (A)社會學習論(B)建構主義(C)意義接受學習(D)鷹架理論 |
A |
34. |
蘇西生病了,醫生說蘇西的症狀,在健康的人當中只有5%的情況會出現,所以判定蘇西得了肺炎。但實際上蘇西沒有得肺炎,請問上述犯了什麼錯誤? (A)α (B)β (C)1-α (D)1-β |
C |
35. |
下列何者是奧蘇貝爾(Aussbel)有意義學習主要內涵? (A)學習應重視不斷的練習與知識的記憶 (B)透過適當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達成預期的效果 (C)了解並激發學生的先備知識,並依此作為教學的根據 (D)建立和諧的學習氣氛,可以提升學習的成效 |
D |
36. |
下列哪一項法律規定我國教師資格檢定與審定、聘任等事項? (A)教育基本法(B)師資培育法(C)國民教育法(D)教師法 |
A |
37. |
Halpin與Croft設計了「組織氣候描述問卷」,並利用因素分析統計方法,發展出八個有關組織氣候的因素區分教師行為與校長行為,下列何者非校長行為? 描述教師的行為層面:離心、阻礙、工作精神、親密 (A)士氣(B)以身作則(C)關懷(D)刻板 描述校長的行為層面:疏遠、強調成果、以身作則、關懷 |
B |
38. |
良好教育行政計畫,在研訂的過程中有許多應遵循的原則,其中完整性原則不包含下列何種特性? (A)一貫性(B)適應性(C)一致性(D)邏輯性 |
C |
39. |
教育的目的旨在培養健全的人格,其在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文化各方面,均有其特殊的功能。以下何者為社會方面之功能? (A)培養國民開闊胸襟,促進世界和平的使命感 (B)培養國家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與人力 (C)形成社會流動,使社會更趨向公平 (D)經由教育使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傳遞 |
A |
40. |
研究模型中當變項為虛擬變數時,即為什麼變項? (A)名義變項(B)次序變項(C)等距變項(D)比率變項 虛擬變數(D)由稱為類別變數(categorical variables),通常以(0,1)來區別類別 |
- Jul 29 Wed 2015 14:30
104 高雄 國小教育試題(專長類普通科目)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