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21 |
下列何者認為學校制度是人類美好生活的敵人,出版《沒有學校的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 )一書? (A)伊利希(I. Illich)(B)歐尼爾(W. F. O’Neill) (C)康茲(G. S. Counts)(D)奈特(G. R. Knight) |
|
解 |
《夏山學校》(Summerhill) → 尼爾(A.S.Neill) 伊利希曾著有一本"非學校化社會"ㄧ書,其主要理念為建立一個資源共享的學習網路 |
C |
22 |
從西洋教育史的發展來看,十七、十八世紀以後出現的母語學校(初等教育機構),主要的思想背景為何? (A)教父哲學(Scholasticism)(B)人文主義(Humanism) (C)唯實論(Realism)(D)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 |
|
解 |
唯實論對教育的直接影響 1.歐美各地紛紛設立科學研究機構:唯實論倡導觀察與實驗的影響,重視自然科學價值。 2.哈列大學的成立:新科學研究精神,設立於日耳曼境內。 3.弗蘭開教育機構之建立:虔誠教派設立的學校,受康美紐斯的影響。 4.實科中學的設立:在日耳曼稱為實科學校,其他地方稱為學苑,由Hecker所倡立。 5.日耳曼重視國民教育:受拉德凱及康美紐斯的影響,推行國民學校教育。 6.歐洲學校雙軌制成型:國語學校(平民)及拉丁學校(貴族)涇渭分明。 |
A |
23 |
依據皮亞傑(J. Piaget)對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兒童發展到哪個階段才能進行假設性推理(hypothetical reasoning)? (A)形式操作期(formal operation stage) (B)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 (C)具體操作期(concrete operatioanal stage) (D)前操作期(preoperatioanal stage) |
C |
24 |
蘇格拉底(Socrates)的口頭語「你所說的是什麼?」(what do you mean?)與「你怎麼知道?」(How do you know?),可以用來說明哲學的下列哪個涵義或活動? (A)愛智(B)規約(C)分析(D)思辨 |
D |
25 |
嘉納(H. 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論,下列何者不屬於他所提出的智能? (A)音樂智能(B)空間智能(C)人際智能(D)藝術智能 |
|
解 |
Gardner迦納的多元智慧MI: 語文、數理(數學邏輯)、空間、音樂、體能、社交、自知、自然觀察 |
- Jun 16 Thu 2011 20:19
100新北市國中教育試題Q21-25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