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1.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 PIRLS)起源 2001 年,每五年一輪施測閱

讀理解趨勢研究。請問此測驗是由那個機構主辦?

(A)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B)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C) 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委員會(IEA) 

(D) 歐洲聯盟(EU)

 

 

IEA辦理的測驗有PIRLSTIMSSICCSTEDS等。

2000年起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開始對其會員國及若干周邊國家的15 歲學生,進行「國際學生評量方案」(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sessment, PISA),評量的內容包括「閱讀」(reading literacy)、「數學」(mathematical literacy)及「科學」(scientific literacy)三方面的能力(OECD, 2001)。

台灣是從2006年開始參加  數學第一,科學第四

C

9.

許多青少年具有高度刺激尋求(sensation-seeking)動機,喜歡追求

具有冒險性和高度刺激的活動,不喜歡受拘束和控制。美國學者法利

(Farley, 1986)稱之為:

 (A) A 型人格  (B) B 型人格  (C) T 型人格  (D) O型人格

 

 

法利 Farley 正式將 T t 性格定位,原本是查克曼 Zuckerman 的研究主題

佛雷德曼 Friedman 將一般人按其性格分為兩大類型;A型人格,另一為B型人格

C

14.

吳老師依據泰勒(R. Tyler)的目標模式,進行語文領域的課程設計,

並採用了下列四種活動。以下四個的順序排列,何者正確?

ㄅ、選擇適合該單元的語文內容和教學活動    

ㄆ、設計學習單來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果

ㄇ、根據語文領域知識內容研訂教學目標      

ㄈ、將選擇的學習內容加以組織和統整

(A) ㄅㄆㄇㄈ   (B) ㄇㄅㄈㄆ   (C) ㄅㄈㄆㄇ   (D) ㄈㄇㄅㄆ

 

 

Tyler法則:

目標:學校課程應該達成哪些教育目標(ㄇ)

 

內容:學校課程應該提供哪些學習經驗才能達成課程目標(ㄅ)

 

方法:學校課程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習經驗(ㄈ)

 

評鑑:學校如何確定課程目標已經達成(ㄆ)

B

20.

彼得聖吉(Peter Senge)的《第五項修練》一書提倡以五項學習修

練來建立學習型組織,下列何者為其所提出的第五項修練?

(A) 自我超越  (B) 系統思考  (C) 建立共同願景  (D) 團隊學習

 

 

「學習型組織」有五項必備的技能,稱之為五項修練,分別是:

「第五項修練:系統思考」、「第一項修練:自我超越」、「第二項修練: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項修練:建立共同願景」、「第四項修練:團隊學習」。

其中,系統思考是整合其他各項修練為一體的基石,也是彼得‧聖吉最強調的修練。

D

25.

馬英九總統期勉的霸凌處理四原則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 主動發掘  (B)明快處置  (C) 配合偵辦  (D) 積極輔導

 

 

引述馬總統去年十二月廿八日與媒體餐敘時的談話,期勉各單位處理校園霸凌事件應秉持:

「主動發掘、明快處置、配合偵辦、對外說明」四原則。

A

27.

哈伯瑪斯(J. Habermas)將知識學科區分成經驗性—分析性學科、歷

史性—詮釋性學科及下列哪一取向學科?

(A) 批判取向學科  (B) 思辨取向學科 

(C) 理性取向學科  (D) 權威取向學科

 

 

德國學者哈伯瑪斯 (J. Habermas) 在《知識與人類旨趣》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Habermas, 1971) 一書中所說的三個認知旨趣(黃瑞祺, 1986 ),及其所對應發展的學術取向:1. 經驗性分析性的學科 (empirical-analytical science)

2. 歷史性詮釋性的學科 (historical-hermeneutical science)

3. 批判取向的學科 (critically oriented science)

A

35.

「通常在面對面的日常生活中,由非正式的授業者有意或無意間所實

施的教學」,是伯恩斯坦〈Basil Berbstein,1924-2000〉所稱的哪種

教學方式?

(A) 機遇式教學 (B) 制度式教學 (C) 啟蒙式教學 (D) 並排式教學

 

 

Basil Bernstein的解釋,pedagogy指的是持續不斷的過程,可分

制度式教學(institutional pedagogy)與機遇式教學(segmented pedagogy)。

 

(1) 制度式教學(institutional pedagogy)係指正式場合實施的教學,通常有合格的受業者,並以自願與非自願的方式,將學習者集合而成來進行

 

(2)機遇式教學(segmented pedagogy)又稱非正式教學,通常是面對面的日常生活中,由非正式的受業者於有意或無意間所實施的,有時受業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進行某種教學傳遞的活動(張建成,200243-45)。

A

42.

Stephen Ball認為教育政策應包含兩個層面意義之討論,一個是「政

策即文本」,另一個是什麼?

(A) 政策即論述  (B) 政策即方案 

(C) 政策即事件  (D) 政策即選擇

 

 

Stephen Ball將教育政策分為「政策即文本」與「政策即論述」兩層意義。

教育政策即文本:指教育政策堆動所提出來的計劃,包括文件、方案或工作步驟等

教育政策即論述:指在教育政策推動過程中,透過語言的重新架構,來啟蒙政府或管理者所規劃出來的政策文本,本身所存在的權力偏見,而論述會透過考慮利害關係人對於政策文本認知的意義差異,並激勵利害關係人間的社會互動進行整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niitwo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